东莞市厚街镇志(广东省志).pdf
实事求是地记叙厚街镇的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力求真实,具有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二、本志断限,上限追溯到北宋末期,下限断至2010年。三、为便于阅读本志,了解厚街镇全貌,篇首设“概述”及“大事记”,概括地介绍厚街镇的历史和现状,提纲挈领记叙厚街镇有史以来的大事、要事。四、本志设政区、自然环境、人口、语言、民俗、人物、土地、水利、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经济综述、农业、林果业、工业、特色产业、商业、财政资产税务、金融、经济管理、党派社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民政、政务、教育、科学技术、卫生、文化、文物古迹、体育、经籍艺文、丛录共34卷;另有序言、后记和附表索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综合体裁,以文为主。记述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记叙体,只记事实,不作评论,寓观点于材料之中。五、按照“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建国后厚街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不另立章节,散见于“大事记”及有关篇章记述。六、人物篇分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3种。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立传人物以厚街籍为主,同时也记载在厚街历史上作过重要贡献的客籍人士,收入个别有较大影响的反面人物。“书美以彰善,恶以垂戒”。立传人物以卒年先后排列,人物简介以生年先后排列,其他人物立表记述。七、历史纪年,辛亥革命前用朝代年号,以汉字书写(括注公元纪年);民国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括注公元纪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文中所述年代,除注明外,均指20世纪。改革开放前(后)系指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八、计量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一些历史上使用过的计量单位名称照实记载。九、本志资料,来源于有关史志、档案,年鉴、族谱、报章、书籍、当事人或知情人士提供的口碑、实物及相关单位提供的文字等资料,经校核鉴别后载入,一般不再注明出处。十、志内地方名称,如公社、大队、生产队、区、乡、村、县、市、镇、管理区、村委会等,随着地方建制的变革而同步变更。
编纂员:万卓培
编纂:《东莞市厚街镇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2010
出版:广东人民出版社
东莞市厚街镇志
小概率问题:因手机型号或浏览器等因素,付费后没看到下载地址;其实是跳转到同设备其它浏览器里,复制本网址在其它浏览器中打开就可以看到; 有问题发邮件 fozhu920@QQ.com(截图+资料名)每天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