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县土壤志(江苏省志).pdf
前言无锡县位于太湖之滨,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水网密布,交通方便,属于长江三角洲的江湖平原。人多地少,稻、麦产量高,社、队工业发达,是江苏省太湖高产区农、副、工综合发展较快的县。根据国务院国发(79)111号和江苏省革命委员会(79)150号文件的精神,无锡县被列为全省十个试点县之一。全县于1979年11月至1982年3月,开展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历时两年零四个月。经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华东技术顾问组,会同省、地土壤普查办公室,鉴定验收合格。无锡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在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下,及时建立了县、社两级土普组织,配备和培训了技术队伍,安排了经费,充实了常规化验室。县培训了技术骨干370人(其中县专队员78人),社、队培训普查队员9000余人;共有一万三千余人参加。无锡县土壤普查,经过了试点、分批和全面铺开三个阶段;观察研究了4713个土壤剖面(平均每200多亩一个),分析化验土壤理化性状样本21855个91866项次,分级座谈比土评土检查验收,以及开展414项次成果应用的试验示范,基本查清了全县土壤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存在的耕层变浅、物理性能变差和土壤中三要素结构失调的三大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开展了成果应用,取得一定的成绩。编绘有大队五图七表一说明书,计图5610张,表4000多张;公社五图十一表一报告,计图550张,表400多张,土壤普查各项专题调查和专题试验报告200多份;县1:50000图件五套;全县分级分项整理立档图册资料300多本,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县土壤志。无锡县土壤志,是立足于大量普查资料和边查、边试、边用所取得的成效基础上,加以综合分析编写的。全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阐述认识土壤;第二部分,联系生产,结合历史演变,阐述合理利用和改造土壤的增产潜力、途径和方法;第三部分,附录主要是总结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经验。客观地反映全县土壤的历史和现状及其问题的症结所在,总结了群众培肥改土经验,指出增产潜力和措施,全书共有二十余万字,计有62幅插图和160余种分析统计表。是供全县近期农业生产和长期土壤建设参考的基础文献。无锡县土壤志的编纂工作,是由顾冬祺同志主持,组织有县土壤普查办公室蒋承倩、朱如源、胡洪基、胡春华、朱克荣、陈祥元、孙兰珍、王斌华、洪顺元等同志参加,由蒋承倩同志执笔撰写,后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喻长新、周传槐、李桂荣、胡夕九、朱向群等同志作了修改。本书承土壤专家教援朱莲青、席承藩、沈梓培、朱克贵等先生审阅斧正,并作了序,最后由中共无锡县委和县政府审定。本书编纂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农学院士化系、江苏省土肥所、县水利局等单位和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但限于编者水平,缺点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编者
江苏省无锡县土壤志
小概率问题:因手机型号或浏览器等因素,付费后没看到下载地址;其实是跳转到同设备其它浏览器里,复制本网址在其它浏览器中打开就可以看到; 有问题发邮件 fozhu920@QQ.com(截图+资料名)每天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