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江刘氏九修族谱源流序
我国创修族谱沿袭甚古,降及唐宋体备欧(阳修、;苏(洵)故能溯本寻源,枝荣叶茂,使后人知祖先开拓洪荒缔造国政,建设城乡之艰难,使子孙明兴废瞭昭穆,和宗睦族兴国建家之重任。
刘姓人民与全国各姓人民一样,是从猿到人进化而成是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进化到父系氏族公社的青铜器时代及早期铁器时代。我姓寻根溯祖追本穷源为尧帝所传尧帝是帝喾高辛氏之妻庆都所生。尧帝时为部落联盟领袖始封于陶,在今山东定陶县,复封于唐在今山西平阳临汾西南,故称陶唐氏。今山东仆县有尧陵,其南有庆都陵。时尧帝第九子源明公封子刘国,今河北唐县,乃以国为姓而姓刘。到夏朝建立以后,即在公元前 1816年以前异邦献龙,孔甲苦无人豢养遂张榜招贤,累公应召豢龙有功,封为御龙相,夏后嘉封赐氏曰“御龙氏”,刘累拒封尊其有文在手曰“刘累”,因此以刘为姓累为名,以后累公寻迁汝州,今河南鲁山县。累公生九子,其第八子昌益公子孙居山西省洪洞县等地,传至、50 世杜伯,字平为杜国大夫,迁陕西西安西南当时的杜国,周宣王灭杜后,51世隰叔与温叔挈妻子奔晋(在山西西南),后官拜士师,乃以官为氏遂姓“士”,其孙世为52 世为晋国大司空,其曾孙 53 世昌允讳士谷为晋司空,54世万忠公讳士会为晋国大夫故曰士会为晋卿,士会食邑于随及范,故曾称随会范会,到55 世康公即士燮是晋国大夫称文子,姓“士”五代之后于公元前 599 年康公事周简王显著当时复姓刘。
据史载:“康公原籍山西移山东故出沛丰郡,此系本尧帝九子一脉之传济南府等处立业”。传曰:在虞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河南豕韦氏部落),在周为唐杜氏,在晋乃姓士,传到59 世桓公辅佐周敬王有功以封王室后裔,自秦(陕西)涉魏(山西)、徙于沛丰(江苏)等地。72世丰公家资富有,好善乐施,承士会公后世居江南徐州沛县丰乡。至秦末汉高祖刘邦布衣起兵,合楚兴兵破秦灭楚,70余战于成皋,匈奴困邦于平城(山西大同市)七天七夜,后灭六国叛乱,打击了复辟奴隶制势力,实行重本抑末,打击商贾,制定汉律九章等,对扶植和发展新兴封建社会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传到 76 世恒公即汉文帝和77世启公即汉景帝继续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改田赋税十五税一为三十税一,进行削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对社会发展起一定作用,史称“文景之治”。启公生十四子,称前十四郎,据谱载有五子彻公,九子胜公,十子发公,三子传下,繁衍全国及海外。一是彻公:王氏生,即汉武帝,称帝后大举贤良方正之士,置五经博士,大兴土木建设宫殿,二次遣使西域,一次遣使夜郎,对发展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解除匈奴威胁,保障经济文化发展,颁布“推恩令”采取诸侯王分封子弟,削弱割据势力,设十三部刺史,征收商人资产税,把冶铁、意盐、铸钱收归官营,兴修水利移民屯田,大力发展农业,史称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到晚期(公元前 91年)发生“巫盅之祸”死伤数万人。出郡黎阁。传后有汉宣帝刘询等。传到125 世回公居兴国观背岭、武塘等,139 世式公生子二:长子吾公传兴国赉溪,次子考公传兴国文溪等地。
二是胜公,贾氏生,即中山靖王,出郡彭城。传至94世刘备为汉昭烈皇帝,传后胜公四子贞公传下至88世信公传兴国梗木迳,永邑沙溪,94世备公长子刘禅传至136世思伦公传信丰县龙石牛栏坑,思忠公传赣县王母渡视溪,148世朝保传赣县王母渡龙江,朝宗公传赣县龙江、江口,传至111世新环公传兴国村头壤田,传到 127世祥公生子四,当唐末黄巢造反时公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其长子天锡公传至 145 世龙公至 150世三郎公生八子,长子大乙郎传均村田湾,三子万四郎传茶园打鼓石,四子千八郎传永丰坳背等地。传到 148 世广传公生子十四,称后十四郎;祥公次子天瑞公赐进士出身,曾孙 131世宗巨公为皮州(赣州)判事以勋敕奉金精光禄大夫,赐绯衣银鱼,祥公三子天明公后裔徙兴国文院等地 147 世开一公子孙传于都禾丰乡乡中堡大平下堡石门、兴国洙坊大水塘等地,147世开三公字澄其子孙传万安县城西街建祠曰“复初堂”即大宗祠。胜公八子章公嗣孙传禾丰石径、兴国古龙岗房。
三是发公:唐氏生,即长沙定王,出郡沛丰,生子十六,长子苍公,九子丹公,十二子买公传下,传后有汉光武帝刘秀。苍公传到 104 世电公子孙徒居兴国埠头廖屋圩,110世廊公子孙徙居兴国崇贡圩,永丰县富田、兴国上沔,126世晰公生三子长子栖楚徙居兴国规坑,方太上富足、山下、麻坑、黄郡,泰和下坑子,次子夷楚子孙徙居上社、杨乐上坪、石桥、横柏、长迳口、上教、万邑社溪黄圹水南,三子欲楚公传到 141世西昌公生子二:长子朝奉子邦基公徙居万安城江、建祠“惇庸堂”武溪、九店上、金竹铺,泰和刘家冈,上模高园村、兴国均村街贵刘屋、小章、笑圹下龙口圩、永丰乡洋迳坳等、赣县王母渡浓口塅,西昌公次子仲公传泰和禾市镇江北村杨雅前。
发公九子丹公子孙徙居万安良口、石公、兴国草背、赣县田村,十二子买公传于都禾丰乡军营、甲子营、坪山房传至 160 世有容公徙居兴国均村官厅背。汉光武帝刘秀后裔汉献帝刘协废黜后退居山阳邑(今河南焦作市东)其玄孙阿知同子都贺于公元 289 年东渡日本今九州奈良县定居曾赐姓“坂上”“大藏”后春实在平定·天庆之乱”时立大功于 1131年赐姓原田,定居九州原田附近。
又江苏镇江丹阳有刘邦从兄荆王刘贾后裔;山东有济南王刘康后裔;徐州有刘交后裔,苏鲁皖豫交界处有梁孝王刘武的后裔等。
今我综览历代前贤纂修族谱,确系博学多才,可惜断简残篇,长此以往,势必失祖乱宗,本源无稽,世系无继,史无所记,故此我辈肇修新谱,我本才疏学浅难负重任,今为告慰先祖英灵,启迪后人,特举毫拟式,改版横排,排位工整,独立此式,以达房房清,辈辈清,源流清之目的,并查考源流,继增所添,纠错理繁使后世以起“补史、参史、详史、续史”之作用,特兹以具赘此为序。
江西万安窑头【城江刘氏九修族谱】卷一 封面
江西万安窑头【城江刘氏九修族谱】卷一 内页
江西万安窑头【城江刘氏九修族谱】卷一 目录
小概率问题:因手机型号或浏览器等因素,付费后没看到下载地址;其实是跳转到同设备其它浏览器里,复制本网址在其它浏览器中打开就可以看到; 有问题发邮件 fozhu920@QQ.com(截图+资料名)每天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