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志(北京市志).pdf
前言走进北京理工大学,在感受她“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风和“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的同时,也领略了北理工美丽的自然景观。漫步校园中,仿佛置身宁静的象牙塔,绿树葱茏,百花争艳。百年老槐履行着一年一度繁花飞舞的诺言,苍劲松柏不变的是四季常青的坚守,柿子树在每一次丰收的日子惹来同学们的艳羡,玉兰花在早春便如约吐露羞涩的芬芳,还有那银杏,总是给寂寞的秋染上尊贵的金色。这些生动的植物,仿佛与北京理工大学的魂融合在一起,在每一季,开出一派的和谐祥瑞。为了将北京理工大学优美的校园风光和感人的故事、情结记录下来,展现给每一个与北理工有亲密接触的人,生命学院生态科考团从2010年年底开始,历经现场考察、查阅资料、交流访谈、撰写文稿、采集照片、修改整理等环节,对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秦皇岛校区、西山实验区的植物展开了普查。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科考团共普查出了近150种植物,其中木本植物125种,草本植物13种,藤本植物4种,水生植物5种。科考团从考察出的植物中筛选出了对学校和师生具有较强影响的植物进行了感悟式的描述,归类为校园植物情怀;对其余植物详细介绍了其形态、分布、特性、药用价值、校园里的观赏位置等,归类为校园植物档案。另外,本书对各种植物在不同校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标定,对植物的形态通过简图形式做了表达,以其让读者了解校园生态,了解植物形态。在校园植物情怀中,生态队员按照植物的观赏特点进行了分类。如果植物美在其花卉,归类为“百花齐放”,以彰其可爱芬芳;如果植物美在其果实,归类为“桃李满园”,取其丰盈祥瑞的寓意;如果植物美在其树叶常绿,归类为“四季常青”;如果植物高大挺拔,归类为“拔地倚天”;还有一些植物默默地装点着校园,奉献着自己的美丽,不争不抢,我们把其归类为“甘为人梯”。在校园植物档案和校园植物分布两部分内容中,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查找,本书根据植物分类的形态,分别按照拼音顺序对各种植物进行了整理。科考队员在校园植物考察过程中发现,虽然北京理工大学地处寒冷的北方,但植物种类很多,犹如一个植物园。特别感到惊讶的是,校园中栽植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水杉),珍稀(或珍贵)植物树种3种(苏铁、银杏、紫玉兰),稀有濒危植物1种(杜仲),中国特有植物6种(白皮松、乌桕、西府海棠、云杉、扁竹兰、黄杉)。另外,还有一级古树1棵(白皮松),二级古树3棵(1棵国槐、2棵油松)。在校园植物普查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人力的限制以及北方寒冷气候的因素,本书所收录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藤本、草本和水生植物略有涉及。另外,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独立学院的植物不在普查之列,实属遗憾,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逐步完善此项工作。由于编者自身知识的局限以及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在筛选信息时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在此,恳请读者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校园植物志》的编纂,一方面感谢学校领导对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关心;另一方面感谢教务处对生态科考活动和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以及后勤集团、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处、研究生院良乡校区管理处、基建处、出版社等部门多年来对生态科考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生命学院李艳菊、肖盛元老师的指导,感谢学校绿化队赵京老师、王战丰老师向科考队员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并亲自参与到实地考查中来。另外,也要感谢为本书提供图片的徐思军、段炼、孙智杰老师和部分科考队员。《校园植物志》一书中,对于植物的描写有很多是老师和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会,或是偶有一感,或是由心而发,若读者在观赏植物的同时产生了与作者们同样默契的感受,那将是我们莫大的幸福与荣幸。北京理工大学有自己独特的风采与感动,校园里精心栽培和裁剪的植物点缀着这风采,丰富着这份感动,使理工大学立体丰盈起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这些植物在时光的长河中默默地记录着北理工每一次的腾飞与发展。校园的植物就是一本活着的历史,让自然的风光在北理工更加多姿、旖旎、绚烂!生命学院生态科考团
编纂员:李和章
出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