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寺庙志(福建省志).pdf
序一万多年前,史前人类就在梁山脚下留下了跋涉的足迹。一千三百多年前,鹿溪两岸接受了中原的文化和血液的浸润,漳浦一度成为闽南政治文化的中心。千百年来的历史厚爱,给漳浦刻录下一个个文明印迹,留下了一座座个性鲜明的寺庙。这些寺庙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历史上漳浦人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又是漳浦历史文化的汇聚之所。漳浦是一块海纳百川的土地,漳浦人在这块土地上也涵养成包容的胸襟,始终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宗教信仰,儒、释、道等宗教信仰和开漳圣王等民俗信仰,在这块土地上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随着中原人衣冠南渡传入漳浦,隋唐间得以广泛传播。道教也于唐代起,受到漳浦人的推尊崇奉。开漳圣王信仰、广惠尊王信仰、妈祖信仰、关帝信仰、三山国王信仰等,渐渐深入人心,在漳浦形成多宗教、多神祗信仰的格局。如今,城乡各地数百座寺庙依然香火兴旺。著名的有海月岩,相传始建于唐朝,兴起于明万历年间;威惠庙,建于唐开元四年,是大唐皇帝诏立的开漳圣王始祖庙,是漳州对台交流重点宫庙,也是弘扬圣王文化的重要阵地;兴教寺,为唐景福元年所建,是古代漳浦县最大的佛寺,它传承了千年的佛教文化;文庙,建造于北宋,是祭祀孔子,延续漳浦文脉的地方,以其恢弘的规制被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乌石妈祖天后宫,供奉着乌面妈祖“千年金身”,深受海峡两岸众多香客的景仰……这一切,宛若天际星辰,璀璨发亮,引起世人注目和敬仰。
编纂员:赵惠娇
编纂:漳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中国文史出版社
漳浦寺庙志
小概率问题:因手机型号或浏览器等因素,付费后没看到下载地址;其实是跳转到同设备其它浏览器里,复制本网址在其它浏览器中打开就可以看到; 有问题发邮件 fozhu920@QQ.com(截图+资料名)每天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