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气象志(广东省志).pdf
以实事求是、贯穿古今、详今略古为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系统地记述阳山县气象事业的历史与现状。二、本志气象资料累年平均值、极端值、灾害性天气按1957-2008年统计;气象灾害部分上溯到能够收集资料的年代,下限至2008年,重点记述建站以后的史实。本志图片资料延伸至2013年底。在叙述气侯特点中,气温、降水参考气象哨和区域自动气象站点的资料。三、本志体裁为语体文记叙式。记、述、传、图、表并用,以记述为主。并把“概述”“大事记”冠于志首,便于了解本单位的基本概况。四、志中表述的“党员”、“中共党员"均指中国共产党党员。五、建国前的纪年沿用其当时表述,建国后的纪年是公历。年度的划分是指7月至次年6月。六、计量单位:建国前按当时的计量单位表述,建国后的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七、本志通例,生不立传,对人物采取简述略传的编纂方法。八、历史朝代沿用旧通称,中华民国简称“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简称“建国前(后)”。在志中,表述的阳城,即阳山县县城;表述的阳山气候站、阳山气象站、县城测站均指的是现在的阳山县气象局(站、台)。九、为简写起见,大于用“>”表示,小于用“<”表示,大于或等于用“≥”表示,小于或等于用“≤”表示,摄氏度用“℃”表示。十、在荣誉录中仅录受县委、县政府以上授奖的荣誉,以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为序,多次获得相同荣誉称号的在授奖时间里列序,个人受表彰仅录至2008年底在册人员。在人物录中仅录连续工龄三十年以上且2008年年底在册的人员。十资料来源于阳山县气象局(台)档案室,参考《广东省志·气象篇》、《广东省雷电灾害实例汇编》、《阳山县志》、《阳山年鉴》创刊号、《广东省阳山县林业志》等,为节约篇幅,一律不注明出处。
编纂员:谢玉宏
编纂:《阳山县气象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2008
出版:气象出版社
阳山县气象志
小概率问题:因手机型号或浏览器等因素,付费后没看到下载地址;其实是跳转到同设备其它浏览器里,复制本网址在其它浏览器中打开就可以看到; 有问题发邮件 fozhu920@QQ.com(截图+资料名)每天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