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革命老区(云南省志).pdf
读文山市革命历史资料后所想到的王元辅2013年9月8日下午,文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冉庚文给我送来他们编纂的《文山市革命老区》一书的样稿,说让我看看,提点意见。我说我已经退休多年,不便再过问这类事了。但再三推辞也未能说服这位做事雷厉风行且非常执着的年轻人,只能应允。我接在手中的书,名为《文山市革命老区》,大16开本,534页,足有69万字。询问编这本书的缘由,冉庚文告诉我,上20世纪90年代申报革命老区时,由于各种原因,当时的文山县并未列入其中,只有追栗街镇和古木镇被省委、省政府确认为革命老区乡镇。如果说从1995年开始申报时算起,近20年来,文山县(市)没被确认为革命老区一事,成为当年战斗在文山的老同志、历届县(市)委和政府领导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史工作者们难以解开的心结。因此,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督促下,文山市委党史研究室遂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文山市党史、革命史资料,编纂成现在的这本《文山市革命老区》的书。其实,他们没有道明的一个初衷是,用文山市丰富的党史、革命史资料说明,文山市应该是革命老区市,这一名份,文山市是当之无愧的。其实什么是革命老区,迄今为止中央并没有权威部门专门的文件概定,一般认定革命老区的依据是1979年《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免征革命老根据地社队企业工商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从文件名称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免征革命老根据地社队企业工商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文件本身就不是一个认定革命老区的文件,而且,认定革命老区的权威部门如中宣部、中央党史部门并未参与其中;另外,中央也从来没有统一认定过革命老区,也没有正式公布过革命老区名单,现在全国的革命老区名单,都是各省、市、自治区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先后自行认定的。据我所知,最晚认定的可能是四川省,2009年9月3日由四川省政府发文,新认定了34个革命老区县市区,四川省的革命老区也由原来的47个增加至81个县市区。我们省革命老区的确定,是一个非常慎重和漫长的过程。党在云南的革命斗争历史,由于各种原因,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还原了真实,恢复了光荣的历史真相。1994年,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老促会完成了提供给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编纂的《中国革命老区》一书的资料后,参照前述的民政部、财政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分为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革命老区,经过各级党史部门调查研究报经党委批准,汇总后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民政厅向省政府上报了确认我省革命老区的请示。几经反复,历时五年,到1999年才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发文,确定了我省的革命老区。之后,又历经七年,到2007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意见》。从此开始了云南革命老区建设崭新的一页。这里想顺便说明一个问题。全国的革命老区一般都认定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为什么云南会增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呢?实际上,这是从云南实际出发的结果。1982年,中共中央下发的31号文件中指出:“云南地下党和‘边纵’在远离中央的边疆多民族地区,艰苦奋斗,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为解放云南作了贡献。”1949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部署两广战役时的指示电中指出,“估计桂系是不肯轻易放弃广西逃入云南的,因为云南卢汉拒其入境,云南还有我们的强大游击部队。”(摘自《毛泽东1949年7月17日给第四野战军领导人并告第二、第三野战军领导人的指示电》,《毛泽东文集》第五卷,311页。1949年9月8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致前线各野战军负责人、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南方人民武装及各界人民电》,在这份电报中,毛泽东指出:“我广东、福建、广西、云南诸省的人民解放军在各该省的胜利发展,极大地威胁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后方。”(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前线各野战军负责人、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南方人民武装及各界人民电》,《毛泽东年谱》下卷566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1950年4月11日邓小平同志《关于西南工作情况汇报》中说:“云南解放后,曾发生原已被迫起义之李弥、余程万两军的叛变行为。我云南人民武装及二野一部曾协同卢汉将军进行保卫昆明的战斗,旋以四野二野各一部由广西赶赴滇南,因为云南有广大的解放区,有久经锻炼的人民军队,有有组织有觉悟的解放区人民,在他们的有力地协同和支援之下,才能迅速地扑灭了李余两匪的叛乱。”中央两代领导核心的这些高度评价,是对云南地方党组织长期艰苦奋斗历史的认可和肯定。正因为云南党组织领导的艰苦卓绝斗争是在“远离中央的边疆多民族地区”展开的,其斗争的长期、艰难、残酷都是难以想象的。云南自1926年建党的20年后,解放战争在全国全面展开,经过长期的积蓄力量,云南已经具备开展人民武装斗争、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条件,所以,根据中央的指示,云南党组织于1947年底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到1949年,创建了10块游击根据地,在卢汉率部起义前解放了61座县城,最后配合野战军解放了云南全省。因此,确认云南革命老区的工作时,省委、省政府从云南党史的实际出发,充分肯定云南革命老区人民为云南解放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因此,确定了云南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革命老区的认定,我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肯定革命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云南的革命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和云南的解放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当然都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老区。1999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发文确定我省的革命老区之后,老区广大干部和人民得到极大的鼓舞和振奋。与此同时,一些县市区也反复提出要重新申报革命老区的意见。但是,这类大事,肯定不能今年公布一批,明年又增添几个,于是增补确认革命老区的工作便一直拖延至今。话又说回来,正如四川省增补了34个革命老区县市区一样,当年申报和确认时,难免有因各种原因,如资料不全、认识不到位、考虑不周而遗漏了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增补。文山市属不属于革命老区?这个问题需要历史资料来回答。因此,我很理解文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将这本书取名《文山市革命老区》的用心良苦。但是,当省委、省政府尚未批文同意前,我建议他们还是把书名改为《文山市党史革命史资料汇编》为好。我虽然从事党史工作有二十多年,但对文山市的党史、革命史也知之甚少,无非是了解点皮毛而已。但当我粗略地翻阅了这本厚重的资料汇编后,在我的脑海里至少形成了这样一条线索:文山市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了党的活动,建立了党的组织,还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最艰难的时期成立了云南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洒戛童支部,在小塘子村组织了云南省第一支少数民族——苗族武装游击队,开展了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中共党员在文山活动。1946年10月,中共云南省工委派党员岳世华、邓勋、吴士霖到文山县,先后与当地军盟、民青、新联成员接上了关系,恢复重建了文山党的工作,广泛组织反蒋统一战线,争取团结了马关县副参议长刘弼卿、文山保安团连长鲍祖刚和警察局长杨福中等中上层人士,为发动武装斗争作了充分的准备。到1947年7月在文山县城成立了中共开广(文山)工委(以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中共滇东南工委、中共滇东南地委),领导开广地区党的工作。在滇东南风起云涌的武装斗争中,在文山县境内,组建了滇东南护乡独立大队(后扩编为滇东南护乡三团,1949年4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第十团,7月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四支队三十二团)、文山县护乡大队等人民武装,文山各民族的优秀儿女投身到革命战争中,在残酷的斗争中牺牲了47人。1949年4月10日,成立了文山县民主政府,随后在追栗街镇和古木镇也成立了乡镇民主政府,在其它乡镇则普遍建立了农会、妇女会和民兵组织,到年底大部分乡镇都建立了人民政权。在野战军在边纵部队的配合下大军压境合围文山县城的形势下,国民党文山专员兼保安司罗廷标被迫无条件投降,1950年1月7日,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文山全境获得解放。当然,当年文山的革命斗争的风火岁月,不是上面那么几行字就概括得了的,它远比现在的文字记述要生动得多,艰苦得多,残酷得多,也壮丽得多。不过,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作为当年国民党政权在滇东南地区统治中心的文山,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能取得那么伟大的成就,实属不易。补充为云南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县,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名归其实的。当然,我觉得文山市党史研究室编这么一本系统完整反映文山市革命斗争历史的书,其意义远不止只说明文山市应该属于革命老区。组织汇编出版《文山市革命老区》一书,首先是再现和展示文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波澜状阔的伟大斗争,将一段非同寻常的文山革命斗争史较为完整地归还文山市老区人民;第二是以此为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开展文山革命斗争史的学习,坚定历史的自信、民族的自信!这就是本书价值所在了。粗略读了此书后,写下这么一些文字。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说,都只是个人的看法,并不代表任何单位或组织。2013年9月11日夜(作者: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编纂员:冉庚文
编纂:中共文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文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出版: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文山市革命老区
小概率问题:因手机型号或浏览器等因素,付费后没看到下载地址;其实是跳转到同设备其它浏览器里,复制本网址在其它浏览器中打开就可以看到; 有问题发邮件 fozhu920@QQ.com(截图+资料名)每天必回。